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

金馬之《陌生的孩子》不負責任亂評



其實我真的百思不得其解,看了兩個半夜的場,日新大廳分別是G(前六)排和F(前七)排,往後一看滿滿都是人。這些人,這麼多的這些人,都比我早劃完位嗎?還是說我真的很白癡地搞錯劃位系統的前後方向?不是說我愛抱怨,只是買了七部片,片片都在搖滾區,而且是半夜耶!連搖滾區都坐滿,臺北人都發狂了嗎?不怕爆肝嗎?搞成這樣,今年金馬影展不會像臺北電影節一樣說票房不好了吧?


很讓人訝異的是,昨夜看的《陌生的孩子》雖然是劇情片,卻比身為科幻片的《二○○一太空漫遊》不悶很多。不是說太空漫遊不好看,它只是不像目前的科幻片一樣緊湊直白而已。編劇似乎沒有意思要交代清楚到底發生了些什麼事,若非我隱約記得書本的文案(家裡根本有這本書?我看過了嗎?),肯定會覺得這是某種偽紀錄片,目的是讓我們一窺未來是個什麼樣的景況(不過2001年已經是過去了耶...又不過書裡出現的科技我們好像還沒有耶...欸算了)。強的是1968年拍的科幻片,居然並不會有什麼很強烈的過時感,經典果然當之不愧。

啊這篇的主角是安潔莉娜‧裘莉主演的《陌生的孩子》,是真實故事改編,可能也因此並沒有什麼很新穎的梗。小孩失蹤、被亂關進精神病院,還有變態殺人魔、警察暴力,其實都很常見(電影裡啦,真實人生我還沒遇過)。不過或許是服裝與場景的精緻,或是主角與各位配角的細膩演出,劇情的拉力一直讓我分不開身,因為時間到了該睡覺而打的哈欠比前一個午夜的場少很多,網路上盛讚的配樂現在回想起來居然也一點印象都沒有,所以果然是一齣很成功的劇情片(?)。

小孩失蹤了,媽媽去報警,最後居然被硬塞一個不知打哪來的陌生小孩。我如果是那個媽媽的話,應該會忍不住對那個扯謊的死小鬼持續性暴力相向吧,真難為安小姐還能偶爾心平氣和地跟他說話還幫他拍拍背。然後也因為一個失蹤的小孩,暴力亂搞的洛杉磯警察被狠狠地整頓一番、一群被胡亂關進精神病院的女人重獲自由、殺人狂被抓住、被暴力脅迫的小男孩得到心靈上的解脫,看到這邊,幾乎要覺得哦耶天下太平了耶......

事實上也沒錯,整部片下來,好人壞人的壁壘分明到有點夢幻了。壞人是警察,其他通通都是好人,所以安太太很可憐,她的兒子失蹤了,不過牧師幫她、鄰居挺她、洛杉磯百姓罩她、牙醫老師都替她作證、有名律師免錢幫她打官司、精神病院的妓女還積極爭取為她被電擊。看到最後,我都忍不住要很沒人性地覺得安小姐真好運耶。

無論如何,安小姐在這部片很成功地擺脫性感女打仔的印象,我個人非常替她感到高興,只不過為什麼她在《陌生的孩子》裡常常臉皮看起來很粗糙啊?

0 找碴: